不只設計建築,更要創造經典

記者: iDSHOW好宅秀
設計空間 | | 觀看數:0
不只設計建築,更要創造經典

採訪/王程瀚 圖片/境衍設計有限公司 林柏陽建築師事務所

 942512

林柏陽 Lin Bo-Yang

林柏陽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境衍設計有限公司  負責人

 

 Grants & Awards

2018 入圍ADA 新銳建築獎(進之宅)

2018  2018 TRAA 第六屆台灣住宅建築獎|首獎

2018 新竹市三民國小幼兒園新建設計工程競圖(首獎)

2017 新竹市三民國小校舍重建設計工程競圖(首獎)

2017 AZ Awards 入圍(交通大學創業育成中心)

2016 台中2018世界花博展覽會遊客中心(首獎)

2015  尼泊爾-西藏地震全球建築師災後重建設計方案(三等獎)

2014 入圍ADA 新銳建築獎(山邑家)

2013 老屋新生入圍決選

 

境衍設計由林柏陽於2011年與黃聖軒、何岳璟創立於台北,三人利用彼此不同的特點,互相激盪想法整合在一起,其設計與研究跨足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領域,境衍長期關注公共性空間的發展設計,也企圖利用不同尺度的設計來探討每個空間裡的小世界。

 942513

請問您為何想要成為一位建築師?

年輕時我曾經非常熱衷於自助旅行,曾經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在中國大陸當背包客,從北京出發,一路遊覽上海、四川、拉薩、西安等地,在旅程中發現這些城市雖然都位在中國,但其中分布的每一個人與建築環境的涵構都不一樣。後來我又專程前往泰國、緬甸、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深刻體會到當地的建材種類沒有像台灣這麼多元豐富,於是就只能轉換設計角度,透過有限的資源來蓋房子,進而出現唯有在東南亞才會出現的有趣建築,當時我除了認為出生在台灣真的很幸福之外,也開始思考常民文化是否能讓建築更貼近人的生活?若是未來成為建築師,我可以替這社會做些什麼?現在回想起來,學生時代所受的專業訓練以及擔任背包客時的所見所聞,都是鼓勵我成為建築師的最大原動力。

 942514

您的作品中,無論是獲得眾多建築獎項肯定的「進之宅」或是台中花博遊客中心「探索館」等,都能夠看到建物本身與當地環境及使用者日常生活的深厚連結,請問您對於建築規劃的核心理念為何?

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探討人與建築之間的關連性,到底要近一些呢還是稍微遠一些?我所謂的建築不一定是人工方式興建的房子,大自然的景觀,例如森林,也是建築的一種表現形式,因此人造物與自然物的建築都是我感興趣的對象。而我經常挑戰自己的問題就是建築設計有必要做到很滿的狀態嗎?我覺得應該還是保留一點距離,好讓人們能夠更輕易的去理解這座建築,因為太強烈的建築設計容易使人失去想像空間,我想達到的目標是透過建築來架構一個經驗以外的世界,以滿足使用者的心靈層面。

 942515

例如台中花博遊客中心這個作品,因為它就位在森林中,所以我在設計時將外圍的圓形棚架緊貼著樹木,希望藉此讓來到遊客中心的民眾能好好沉澱自己的心情,當人們沿著廊道行走與停留時,加上少量的牆體與植栽牆,讓尚未入園的遊客不會產生「被隔離」的感受,透過這些儀式性的行為與動線規劃,令民眾感覺自己是先進入森林,才到達展區,從而開啟一段有別於傳統的旅遊印象。

換句話說,我認為有時候一座建築跟一部電影非常類似,大家在看電影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進入螢幕內的世界裡,那麼有沒有可能在某些建築的涵構中創造出使人可以當下全心沉浸的真實情境,好讓建築與自己產生連結?這是我一直致力想要完成的理想狀態。

 942516

您是建築師,但也從事室內設計,請問如何將建築的角度帶入室內設計中?

對我而言,建築與室內設計都是同樣的東西,所以在許多項目中,這兩者都是整併在一起思考的。但如果從單一的室內設計案去切入的時候,我就會去考慮整合性是否足夠,換言之不要做過多的設計,因為在室內空間中,我認為影響人感知最大的要素就是尺度,像是天花板的高度、牆的長寬等,以及視覺上的流通性,所以我會避免置入過多的裝飾或是沒有必要的造型,盡量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營造空間氛圍,並將焦點集中於內部機能。

 

例如我之前曾在新竹交大育成中心設計過一個共用場地,當時我們就認為這樣屬性的環境中不應該存在隔間,所以將室內牆壁全部拆除,讓使用者自己來定義空間功能,讓他們打造自己心目中的遊戲場,而不是設立固定的動線與規則,讓使用者在別無選擇的狀況下,只能亦步亦趨的照著做,我期待看見人與設計保持積極互動,這樣一來才能激盪出想像力,形塑出連我都沒想像過會發生的事情與場景。

 942517

請問您以建築師的角度,如何看待台灣建築?認為台灣建築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台灣建築最大的問題出在硬體與軟體兩者的溝通沒有達到最佳狀態,比如一間房子原始設計可能非常好,但當使用者住進去之後,開始添加佈告爛、招牌、奇奇怪怪的家具…等,最後就變成一種很詭異的狀態。騎樓也是一樣,原本是設計讓民眾躲雨遮陽行走的通道,但許多一樓住戶將他們的使用便利需求強加進來,反而造成他人的使用不便以及破壞視覺美觀。所以我覺得在規劃建築時,可以先預留一些空間,而不是全部做到滿,讓使用者能夠在一個範圍內加入合適的實用元素,對於建築與居民來說才是雙贏的局面。

 

另外我個人覺得台灣民眾的想法有時太過直觀,例如之前話題炒熱過一陣子的嘉義高跟鞋教堂,就只是政府想在短時間之內創造網紅拍照效果的景點,絕對不是成為經典的好方式,畢竟經典的建築很難被超越,且需要較長的醞釀期。而之所以在台灣各地不斷發生類似的事件,我認為原因是民眾的美學觀念不足,以荷蘭為例,當地的小朋友在幼稚園的時候就開始進行關於建築的討論,讓他們了解原來建築是一件這麼好玩的事情,長大之後自然而然對於建築美學會保有自己的判斷與價值觀,因此台灣的建築教育其實也應該向下紮根,才能培養出具備思考能力的下一代,當然我相信目前台灣的建築教育環境有在慢慢改善,但希望速度能更快一些。

 942518

台灣近幾年來,國外建築師取得標案,有人認為這代表台灣公共建築與國際接軌,也有人認為這說明台灣建築師的能力受到打壓,請問您自己身為建築師,如何看待這個議題?

其實台灣建築師的實力並不輸給國外建築師,但受限於傳統認知與規則法條,以致於施展不開。例如國際競圖評選會內的委員幾乎不會去質疑國外建築師的預算、建築結構、建蔽率等基礎問題,但在國內的建築競圖評選會中,因為許多委員並不是抱持設計導向,所以到最後的討論通常會淪為能不能讓這個案子繼續執行下去,而不是在評估創意品質,當然這跟公家機關的制度有關,承辦人員多半只希望標案能順利推動、執行、完成,於是只針對現實面去衡量。

 

但同樣的情況放在國際競圖上就不適用了,大家只要稍微關注一下就會發現,許多國外建築師在台灣的作品,其實都超過原始預算非常多,但政府最後也全部買單,像是士林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台中歌劇院等,在興建過程中也都面臨流標、追加預算的情形,如果換成是台灣的建築師發生這種情況,早就被究責了,所以台灣建築師與國外建築師所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期待未來這樣的處境能慢慢改善,但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台灣年輕一輩的建築師在能力上絕對不輸人,只要能夠抓住機會,一定會有非常亮眼的表現。

942519

當您提出一個設計概念時,若遇到業主的質疑與挑戰,如何堅持自己的主張?

以「進之宅」來說,從接案到完成總共花了4年時間,其中2年在做設計,過程中我不斷在告訴業主光的呈現方式有哪些種類、清水混凝土是什麼樣的材質,還仔細說明各建築大師的風格,像是柯比意、萊特等,因為如果不這樣做,那麼當我提出一個顛覆傳統的概念時,就一定會遭遇業主的反抗,例如我想在住宅內種一棵樹,屋主就疑惑這不等於一個「困」字嗎?而我則回答那麼人住在房子裡不也等於「囚」嗎?業主一聽就釋然了。總之透過溝通,讓對方知道房子的價值以及了解該如何使用,最後才能達到最完美的狀態,而這是需要時間去磨合的,不能著急,也無法著急。

 

當時事務所決定接下「進之宅」的委託案時,由於它是在討論修行與居所的關係,我認為如果能夠規劃一間將所有生活慾望降到最低的房子,這會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件事,所以我想對這個案子非常感興趣,絕不是為了賺設計費,因為4年下來光台北、台南往返的交通費都已經倒賠了(笑),重點在於進之宅對於往後不同世代所造成的影響力,這就是我想追求的某種經典吧。

 942520

近年來綠建築的概念成為業界主流,您有將這一套概念運用在本身的作品上嗎?

綠建築、綠裝修是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詞彙,可是建築本身已經是歷史很悠久的東西了,以前沒有綠建築這個詞,但很多房子也蓋得很好,比如說台灣原住民所蓋的房子因應風、海、雨水…等自然元素去調整結構外觀,例如將房屋架高,讓濕氣可以減低,這所有東西都跟綠建築有關,但他們也不會稱呼自己是綠建築,所以我在規劃建築或空間時不會刻意去談它,而是去注重環境該有的涵構,畢竟本來蓋好的房子就應該讓人住的健康、住的舒服。另一方面,現在政府針對綠建築提出評鑑、審核的制度,這當然是一種推廣的方式,但我覺得所謂設計價值是否真的只能從這個角度出發,則是很值得商榷的,也是我認為應該去思考的地方。

更多其他作品分享:https://www.idshow.com.tw/article.asp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9-11-09 02:17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