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Arnold Toynbee)博士曾說:「真正的、嶄新的創造力源自與人的相遇和接觸。」以表明對話的重要性。許多人對醫院的第一印象,總是縈繞著消毒水的味道、點滴、病床、手術室等,在醫院人們往往伴隨焦急、忐忑,隨著環境及事件的發生,讓他們的心也漸漸病了,甚至每每想起都還有些害怕。
醫院本該是個解決問題的場所,而人們的恐懼往往來自於未知,於是設計師便將那處本了無生氣的場域,打造成一間能和主人及動物們好好對話的懇談室,那麼什麼地方都該像墾談室一樣,我們都該溫柔說話。設計師由空間材質出發,利用線條及光線,打造出令飼主與寵物皆能獲得溫柔撫慰的場所。
打造沉穩安寧空間
使用土壁作為空間的重要元素,土壤的溫暖色澤與紋理,是烙印在生物基因裡的。從文明發展前的石器時代到近代,人類的居住模式才從穴居漸漸向外發展,而當人或動物靠近土壤,心依然本能地感到踏實。壁面的紋路及色調,傳達了原生感,而被弧型壁面溫暖包覆的這個空間,及存在在空間中的我們,亦感到沉穩安寧。
神聖的光與安全感
宗教建築是最早懂得利用光讓人產生心靈感知的建築物,藉空間中的光對邊的細膩勾勒,與區域光源的緩沉差異,來帶出醫院的神聖感。現場大門入口樑位低且內退較深,入口以外皆無窗戶,故使用洞穴和弧作為整體空間概念,利用深度來合理化光線來源。弧是洞穴最天然的形狀,相較於直線的冷硬剛強,在弧線中,人心也變得柔軟起來。
資源共享嶄新意象
空間中,貓狗擁有單獨的等候區,讓主人的安撫陪伴來瓦解寵物內心的焦躁不安;也規劃出由2排長凳組成的公共等候區,主人等待的時間可以在此互動。利用長方形的通道讓牆面切分開不同區域的互動功能。獸醫院應成為一個共享環境,如畫廊或集會場所,讓藝術滲透到我們的城市,使空間與社區居民產生連結,改變人與寵物對動物醫院的印象。分享出一面窗、一面牆,成為一座街角藝廊,成為一個友善溫暖的角落。
圖/覺知造所
|About Space|
#心傳動物醫院
室內格局:商業空間
座落地點:台北市
主要建材:礦物塗料、鐵件、木皮、塑膠地磚、玻璃
設計公司:覺知造所
設計師:胡廷璋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