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彭永翔 攝影=侯俊偉】
「光與時間一樣,都在不斷地前進,所以我很喜歡用光來談歷史。」劇場出身,如今跨界住宅、商空、城市燈光設計,並以「瓦豆.光田」工作室榮獲去年老屋新生大獎金獎的燈光設計師江佶洋,在自身工作室中,以光影緬懷阿公,並記錄大稻埕的街屋歷史。
從1樓略為陡峭的木製階梯拾階而上,一座老藥櫃靜靜地沉置於空間中,佶洋感懷地說:「我希望大家一上來,就能先感受到阿公留給我們的記憶」。
數十年的老櫃不僅保留著當年阿公執業時使用的牙醫器具,更珍藏著祖孫的回憶。年幼的佶洋,曾在這兒把玩阿公給的水銀;牙痛時讓阿公抹藥;乳牙將落時,站在櫃旁讓阿公俐落地拔下。一旁以過往診所漱口盆重新改裝設計的燈具,正光輝映照著那段過往。
運用燈光打造多層次空間
佶洋的工作區如今正面對著那張與阿公一起喝茶抽菸的大理石茶几及沙發,面街一側大量採光,「我們在設計之初便決定把採光面留給接待區及工作區,白天一定要享受到陽光啊!並把閣樓樓梯轉折處阿公的位置留下,機能性與光源配置同步進行。」
儘量引入自然光,空間色溫調降到2700k,略低於一般空間3000至4000k,創造老空間的微幽感,不讓人一眼看穿,要進來慢慢觀察才會發現很多小趣味,身處其中也就慢慢放鬆。
工作室內除了廚房長桌上的一盞吊燈,沒有其它崁燈及頂上光源,佶洋笑著說:「光田計劃也是一個光環境實驗。玩光的人其實就是玩影子,我們在這裡玩的是光影的明暗對比,藉此安排空間層次,勾勒線條,營造氛圍。而且阿公留下了許多物件,敘事性夠強,我們只需發揮在劇場運用光影來鋪陳敘事空間的手法。」
如果運用一般在住宅或是辦公空間經常出現的崁燈或是白幟燈,由上方投下的燈光洗遍整座牆(Wash Light),空間看似全亮,實則許多角落採光不足整體空間也缺乏層次,且由上而下的光源往往造成多重陰影,並非好設計,浪費電、浪費裝修成本,「崁燈及間接照明對我們而言都是無效照明。所以我把頂光拿掉,運用立燈、桌燈、壁燈、腳光等創造光源,藉此向大家溝通,其實我們不需要那麼多頂光。」
這裡每一盞燈的角度都經過精密計算。位於後方廚房區的長桌平常是開會之處,採用屋內廢棄橫梁重新設計的燈具,佶洋笑著說:「這盞燈我們算得最痛苦!」一開始就決定不採用T5、T8散光源,而選用能精準計算燈光角度及照射面積的「點光源」,算出適宜的點光源數及吊燈高度,讓照度足夠覆蓋到整張桌面,且避免產生陰影,而能清楚看圖。
談及台北街道上的燈光設計,佶洋直言不諱:「台北市的夜間實在太亮,完全沒有思考城市夜晚該呈現什麼樣貌,其實夜晚就該有夜晚的樣子,我覺得這是未來的燈光設計者都應該思考的方向。」
獻給阿公的燈光及空間
採訪時,正要補拍一張佶洋坐在大理石茶几處的照片,已近4點冬陽即將消逝,我們還在擔憂拍攝效果時,沒想到原已遠離的陽光,又再度注入整個空間,在牆上畫下美麗光影,不僅多想這是佶洋阿公送給我們的禮物嗎?
坐在沙發上的佶洋若有所思地說:「其實要把這棟房子整理好是為了感謝阿公,希望大家記得他,也覺得終於沒給他漏氣。」小時候長輩都很擔心這個不太會讀書的小外孫長大能有什麼出路,只有阿公始終對他有信心:「沒關係,不會讀書但是他外交好(很會交朋友)。」從劇場到私人、公共空間燈光設計,由佶洋及兩位好夥伴創立的瓦豆團隊在診所舊址中,正一步步以燈光設計,持續照亮這段過往的家族歷史及未來的設計旅途。
瓦豆WEDO
營業項目:劇場、住宅、商業空間、城市燈光設計、當代視覺藝術、公共藝術
工作團隊人數:3人
室內坪數:20坪,一廳一衛,屋齡100年
網址:www.wedogroup.com.tw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官網;歡迎加入《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粉絲行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