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老屋裡,一起說個新故事

生活知識 | | 觀看數:0
住進老屋裡,一起說個新故事

老屋改造正當紅,翻新老屋有人喜歡原汁原味,也有人選擇以不同的視角,賦予老房子全新生命。尤其在商業經營上,如何平衡「古味」與「創新」,更是一門學問由設計師、建築師、飯店達人、美食作家組成的「佳佳旅住文創」,堪稱是翻轉老屋的代表。

 

改造紙業員工宿舍 名人成粉絲

台南40年歷史的「佳佳大飯店」,改造後已成為融合藝術、展覽、生活品味的文創旅館「佳佳西市場旅店」,每到週末總是一房難求。原本窄小巷弄間內30年歷史的小旅館,也改造為專給女性入住的「佳佳小南天」,大受到女性背包客好評。 至於國寶級攝影師許淵富的百年老宅,也搖身變為早午餐店與民宿。

 

老房子有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故事,用新的手法說得更動聽。」充滿藝術家氣息的佳佳旅住文創執行長蔡佩烜說。他們最新的委託案「佳佳士林珮柏公寓」,講的是一個「紙」的故事。這幢30年歷史的公寓,原本是士林紙業員工宿舍,一年多前只剩下兩個住戶,於是公司委託佳佳改造為商業旅館。

 

因為業主的本行與「紙」有淵源,飯店有多面牆體採用紙渣混合水泥的新式環保建材,走廊的裝置藝術是由紙捲、木材、與紙漿組成。它也善用了老公寓的優點,幾乎每個房間都有陽台,上下樓可以走古樸清涼的磨石子樓梯。 戶外用餐區旁的斑駁水泥牆,則掛上綠油油的盆栽,讓老屋洋溢勃勃生氣。開幕後,已吸引包括大地藝術祭藝術總監北川富朗、香港著名編舞家黎海寧、德國DMY柏林設計展創辦人Joerg Suermann等入住。

 

從台南起家,復興在地文化

佳佳團隊的老旅館改造從七年前開始,起心動念來自對台南的在地關懷。「那時台南只有一家星級旅館,其他幾乎是平價旅舍。多數人到台南只是吃小吃,當晚就去高雄過夜,」成大畢業的蔡佩烜回憶。 本著「希望旅人多留一晚」的想法,她與建築師劉國滄、高雄餐旅大學助理教授蘇國垚、美食作家王浩一等志同道合的人,決定集資做一棟不一樣的旅館。

 

在遍地老屋的台南,改造舊建物成了最自然不過的選擇。他們第一個相中的「佳佳大飯店」,是由台灣第一批女建築師王秀蓮所建,但早已歇業多年。 佳佳團隊改造時,決定保留飯店的名字,大理石櫃檯、與洗石子牆面,但內部完全翻新。同時以文創旅館為定位,讓每個客房都有不同特色,打開門都像走進一本大型的故事書,入住其中彷彿也成了故事的一部分。比方「織女線房」是以牽姻緣紅線為主題,牆面以「紅線」為裝飾、鏡面上貼著喜氣的剪紙,甚至連衣架是喜洋洋的紅色,呼應許多人到台南拜月老廟的心願,也有許多新人來此拍婚紗照。

 

「崇文書房」則以台南最老的書院「崇文書院」為靈感,牆面以一疊疊的書為壁畫,桌上、牆上也有多個真的書架,架上的書都可任意翻閱。因為吸納台南在地文化,加上天馬行空的創意,佳佳西市場旅店一開幕就轟動,吸引許多喜歡創意生活的文青搬來。久而久之,原本街道蕭瑟的正興街又重拾活力,新店鋪也一一開張。1976年生的蔡佩烜對老屋改建情有獨鍾,因為能從女兒牆、欄杆、鐵窗花,看到現代主義,看到藝匠精神,甚至是時代個性

 

老屋翻新不只重建建物,也重建記憶。比方,「佳佳小南天」的隔壁是木炭行,團隊特地採買這家的炭筆,委託專家在房間以炭筆作畫,做為裝飾。「佳佳西市場旅店」附近有許多布行,團隊自創品牌「小鳥衣衣」,用附近店家的布做衣服,在旅館銷售。 經營「佳佳士林珮柏公寓」,也特意採買附近銷售的果菜作為食材,並把居民入鏡,裝框裱褙放在大廳、餐廳作裝飾。 從老飯店、老店、到老巷弄,佳佳團隊讓台南老屋又有了嶄新生命。

 

文∕王怡棻  攝影∕蘇義傑

 

※本文由《遠見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66325
=============================================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LaVie》行動家網站
※本文由《LaVie》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5-08-11 18:06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