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珮琳 撰文
在設計產業競爭者猶如過江之鯽不斷湧出的同時,小公司要如何壯大?而身為一個設計公司在拓展事業的同時,又如何保持熱愛設計的初心以及源源不斷的靈感?公司的經營與管理,人才的培養與扎根、風格的界定與突破、管理方針的調整與溝通,是一門大大的學問,在設計產業中猶是,台灣人的韌性與才華已漸漸在國際中嶄露頭角,但必須持久經營和掌握自我優勢,才能繼續在這不停變動的時代浪潮下挺身前行。
此次,OPEN特邀 十邑設計 主持人 王勝正 與仝育空間設計 設計總監 莊媛婷、創意總監 鄭瑞文 進行跨界對談,讓同在經營設計公司的他們交換彼此多年來的心得與想法,藉著不同的經驗進行思想間的碰撞,讓雙方激盪更炫麗的花火。
十邑設計 主持人 王勝正
從最一開始的兩人工作室,到現在規模近百人的公司,旗下還有七家相關企業,十邑設計如今已是各大建商爭相邀請的合作對象,對設計稍有涉略的大眾,十邑設計 主持人 王勝正的名字絕對如雷貫耳,台灣現今許多的豪宅設計都是出自他手,最為知名的當屬參與日月潭涵碧樓設計案。此外,他更引領團隊多次在國際競賽奪得設計大獎,不僅證明自己的實力,也讓台灣的設計能力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十邑設計創立POSAMO設計品牌,是國際化與多元化的設計團隊,擅長頂級住宅規劃、公設空間設計、私人會館設計、裝修景觀工程、藝術經營、家具訂製。王勝正主持人認為好的設計必須將設計與當地環境融合,融合的居所才能形塑自成一格的態度,他說:「風格永遠不會只有一種,它關乎到地理、歷史、人文、文化,更重要的是融合。」
擅長在大自然找靈感的王勝正主持人,將設計融入山水書法畫的潑墨流動寫意,透過對環境的觀察,形塑新東方底蘊的涵美,成功地將潑墨文化引向國際豪宅的精品設計之中。
仝育空間設計 莊媛婷、鄭瑞文 總監
仝育空間設計 莊媛婷 設計總監與鄭瑞文 創意總監是設計領域難得一見的夫妻檔,莊總監身型嬌小卻擁有堅毅的性格,在每件事上總是竭盡所能、全力以赴;鄭總監則給予妻子最大的肯定與鼓勵,不僅在家庭中,在事業上也作為最強而有力的後盾,互補的個性和兩人同樣出色的才華,讓他們不論於公於私都是無與倫比的最佳拍檔。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仝育空間設計認為,美就在我們生活中,享受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美是沒有道理的,美是一種生活經驗的表達,也是生活的呈現。「慢、靜、雅、簡、散」是我們希望塑造的居家氛圍。因此,我們藉由與客戶深度的溝通,「以人為本」出發,將生活中美學靈感運用在壁紙、畫作、藝術品、傢俱等工具,幫客戶塑造專屬個人風格品味的居家,這是美學挑戰,也是一個成功設計的精髓。
(以下對話,王勝正設計師簡稱王,莊媛婷設計總監簡稱莊,鄭瑞文創意總監簡稱鄭)
問:管理者的經營方針會隨團隊大小改變,王設計師從兩人工作室中崛起,如今則帶領著近百人的設計團隊,成為指定首選的設計公司,請問王設計師您如何管理與對待這些員工?經營模式會不會隨著時間有所改變?
(圖)十邑設計 《冠德鼎捷》
王:我們團隊的確是從兩人到一百人規模,剛開始是由我和我的大學同學姜慶弘組成,那我們彼此之間共同創業的模式是什麼?為什麼會選擇同學當工作夥伴?我想那是因為大家在經驗上有共同默契,也是我們當時決定成立公司、與同學共同創業的最初出發點。
我與同學之間有著高度的默契,我認為我們是個沉默的大軍,我們有意志力卻無須不斷宣示,在所有該具備的時間內規律且靜默地運行、運作,十邑團隊靠的就是這個,所以就算我當時進行的是無為而治的經營方法,只要擁有默契,這企業依然可以不停成長。
(圖)十邑設計 《興富發赫里翁-賽車書房》
問:想要請問仝育設計,當初也是從莊總監獨自經營工作室開始,然後慢慢發展到現在的這個團隊,想請問仝育設計在這部分有沒有想要告訴我們一些公司經營上的理念和看法呢?
(圖)仝育空間設計 《遊綴於潤白之間》
鄭:其實我們公司目前的狀況剛好進行到十五人規模的階段,也在想說公司要怎麼管理、要怎麼讓它更為壯大。其實在我們公司的形象影片中就曾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與王設計師的無為而治理念不磨而合,其實我們是希望藉著一個自律的團隊,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包含法規也自己去制定,上面的人覺得沒問題,大家就按照這個制度下去做,讓這個制度自己下去管。
問:若是採無為而治的方式管理,那在人才的挑選上就尤其重要,想請問王設計師是根據哪方面或特質、能力進行抉擇呢?
王:最早在工作室階段我曾接觸過人才的挑選,當時其中有位告訴我他是主修生物科技,畢業自植物生物科技研究所,接下來我就請他下星期來上班了!當所有人聽到這段都會感到相當驚訝,但其實室內設計、生物科技、植物生物科技研究所,這些事情它都有一個本質,我們對於一個人才的挑選是比較屬於開放性質的,我們旗下有七家十邑相關企業,每一家公司的主管其實都是設計師轉職,我想這是相當特別的,包括現在十邑著手準備開工廠,我們正在研發一些創新的產品,所以對於人才的發展我們是有大量不同的需求跟想法。
(圖)仝育空間設計 《光咏》
問:想請問仝育設計是把道家跟禪學思想應用在作品上,但當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是來自於哪個部分的啟發?或是有一段小故事可以跟我們分享?
鄭:其實我們常常在看一個空間就是:「軟」跟「硬」,也就是太極陽與陰的概念、陰陽調和,像王設計師辦公室這邊就有水,而石頭就好像山一樣,那其實就是山水在相互呼應,而室內空間的軟跟硬如何呼應協調,黑跟白再加上光影,以及一些其他運用,也就是從太極這個理論去延伸出來的。
其實我還蠻喜歡看書,書中提及的許多事物對於設計啟發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在看書的當下其實好像所有的物件就有陰陽兩極,其中剛好是有次拜讀一本關於山水的書籍,裡面就曾提到山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空間理念也是有暗的、亮的,怎麼去互相搭配,就是設計師的功力了!
(圖)仝育空間設計 《深喻恬靜・自然共生》
問:王設計師性格嚴謹,處處事必躬親,底下又有七間公司齊步向前,事務相當繁雜,需要承受一定程度的壓力,請問王設計師是如何排解這些壓力的呢?
王:設計公司面臨最困難的事情我想當屬長時間連續工作的狀況,我們公司的話當然也設法去解決這個問題,不過十邑團隊早在五年前就明確地表明禁止週末加班,即便五年前大概是我們事業最忙碌的時候,但我們仍希望所有的事情能夠在星期一到星期五期間完成,那時在業界也獲得許多認同。至於壓力的排解,每一個人在他的生涯上可以達到的極限是不同的,就像不同的容器它所能成承受的內容量也不同,在高強度壓力下,我的思想反而是沒有限度的。
公司的部分,除了十邑旗下許多的團隊,還要面對外部的諸多競爭,各式業務型態的處理,這是一個很龐大的事業體,隨時都會有很多事情冒出需處理,也需要即時做出強大的抉擇,才能帶領團隊前進,而團隊也能配合我的腳步擁有良好的調適能力。所以很多人會感到疑惑說十邑團隊內部又是如何要求同仁的呢?但事實上,我們大家都是盡力而為。
(圖)十邑設計 《鄉林淳青》
問:談到自我學習的部份,仝育兩位設計師目前選擇回到研究所就讀,請問當初回到學校的初衷是什麼?或是有什麼原因促使嗎?
鄭:因為覺得工作之餘,平常的生活不外乎是透過旅遊、看書,去吸收一些設計想法,想說在學校教育上是不是還有可以著墨和提升的地方,我對每件事物都有興趣,以前是念土地管理系,對建築、室內設計好像只是摸個邊而已,心裡面總好像有一塊遺憾,想說趁這機會去彌補起來。
莊:其實我之前本身就是讀室內設計,而之前是有在建築師事務所跟室內設計公司待過的經歷,而我個人比較著重實務層面,所以在學術方面我琢磨不深,所以想說透過回到學校學習,能夠得到更多的回饋與啟發。
(圖)仝育空間設計 《光影共舞・質樸之邸》
問:想請問王設計師管理這麼多公司,旗下有不同類型,例如今年剛獲得德國IF大獎的智能小便斗,已經慢慢跳脫原本室內設計這塊領域,想請教王設計師對於多種不同層面的部分,可能也是要透過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能否和我們分享這一塊?
(圖)十邑設計 《甲山林水立方》
王:所有設計師上天大概都會給予一種特有的風格或專長,首先我們必須先突破自我,而其中突破與改變的軌跡相當有趣,如果不把目標放在國際市場上,那就永遠不會有所改變,其實設計和工程很難同時並存,但我們就是想同時呈現兩者,如何妥善安排,以及如何讓企業妥善成長,我們公司當初的設立就是多部門且多方向,我們的設計理念融合了許多科學知識,工程這兩個字事實上我們已經跳脫水泥、釘子、木頭等意象,我本身也因為對數學、物理、化學或環境心理學感到興趣,透過自我學習後,這些都能影響到我們的設計,並巧妙地引進設計作品中,設計不該與生活脫軌,不應被環境的框架束縛住。
作為同樣熱愛設計的靈魂,十邑設計 主持人 王勝正以及仝育空間設計 莊媛婷、鄭瑞文 總監,於春日的午後共同進行了一場美好的對談,從企業管理經營角度出發,暢談公司、家庭、人才等多方管理,也不免俗的談論到他們對設計的看法和經驗。透過台灣設計師彼此之間的交流,將設計中最精華的元素揮灑出來,一同為台灣的設計產業爭光,讓全世界都不容忽視。
OPEN Design 動能開啟傳媒:http://www.openworld.tv/talk/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