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一名40多歲的張姓男子因進食不當,導致香菇卡在小腸中,造成長達四天的腸阻塞。張先生因牙齒狀況不佳,進食時未能充分咀嚼,將直徑約5公分、對半切的香菇吞下。隨後,他開始感到腹部不適,伴隨脹氣和進食後嘔吐的症狀。最終,他決定前往醫院求診。
李綜合醫院的外科主治醫師許明賢接診後,發現張先生的腹部並無明顯的腹膜炎或發燒症狀,但小腸中段卻卡著一個異物。醫療團隊首先採取保守療法,透過鼻胃管減壓和點滴補充電解質,希望異物能自然排出。然而,四天過去,情況未見改善,張先生的症狀愈加嚴重,最終決定進行手術。
手術過程中,醫師驚訝地發現,阻塞小腸的竟是一塊直徑約5公分的大香菇。術後,張先生的健康狀況逐漸恢復。
許明賢醫師指出,張先生曾有腹部手術史,導致腸子沾黏並變得狹窄,這使得他在進食時若未充分咀嚼,便容易引發腸阻塞。一般而言,正常消化功能的人即使誤食異物,通常也能自行排出。然而,若腸道狹窄或異物過大,則可能導致阻塞,甚至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如腸穿孔。
▲ 吃東西沒細嚼慢嚥,香菇卡小腸4天沒消化造成腸阻塞。(圖/李綜合醫療社團)
許醫師形容腸阻塞如同高速公路的塞車,當腸道前方不通時,會導致胃液、消化液和膽汁無法正常吸收,進而引發腹絞痛、腹脹和嘔吐等症狀。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腸穿孔,進而引發腹膜炎和嚴重感染,對生命健康構成威脅。
腸阻塞的高危險群包括曾接受腹部手術的患者、經常性便秘者、腸沾黏患者、年長者、疝氣患者及腹部有腫瘤者。這些人群在進食時需特別注意,應細嚼慢嚥,選擇易消化的食物。
隨著農曆新年的臨近,許醫師特別提醒,年糕、糯米等傳統食品較難消化,進食時務必小口細嚼,避免因大口進食而導致腸阻塞。這起事件再次強調了進食習慣對健康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注意飲食安全。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