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被列入美國對等關稅名單
台灣高關稅政策對裕隆汽車的影響
王世堅指出,台灣在過去60多年來,透過不合理的高關稅政策來保護國產汽車品牌「裕隆汽車」,但這樣的保護政策卻未能促使裕隆汽車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成功。他形容裕隆汽車為「扶不起的阿斗」,並批評該公司早已撤掉汽車研發中心,十幾年來幾乎沒有新車型問世。
裕隆汽車轉型融資租賃業務
此外,王世堅還提到,裕隆汽車已經轉向其他業務,成立了融資租賃公司「裕融」,專門從事放高利貸的業務。他質疑,裕融從公營行庫融資上千億,卻以高利貸形式放款給需要資金的民眾,這樣的行為令人難以接受。
裕隆集團多元化經營挑戰
王世堅進一步指出,裕隆集團還涉足房地產開發和建設銷售等業務,完全偏離了汽車製造的本業。他認為,裕隆汽車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不佳,尤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數字掛零,甚至被迫退出市場。更令人擔憂的是,裕隆汽車試圖將中國汽車引進台灣組裝,並在高關稅保護下在台灣市場銷售。
台灣高關稅政策影響與挑戰
王世堅強調,台灣的高關稅政策不僅影響了國內消費者享受國際優質車款的權利,還可能導致台灣與歐美盟國的關係緊張。他認為,這樣的政策使得美國有理由對台灣課徵高關稅,進一步損害台灣的國際貿易地位。
重新檢討裕隆汽車高關稅政策
最後,王世堅呼籲政府重新檢討對裕隆汽車的高關稅保護政策,避免讓全體國民承擔不必要的稅負。他強調,應該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促使國產汽車品牌提升競爭力,而不是依賴高關稅的保護來維持生存。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台灣汽車產業的發展,並改善與國際貿易夥伴的關係。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