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每年因大腸癌死亡之數一直在十大癌症死因中名列前茅。然而,除了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相關,根據台大營養學博士吳映蓉的最新研究,長期攝取高油食物,包括許多民眾熱愛的梅干扣肉、泡芙、蛋捲以及提拉米蘇,可能導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大增。在一個實例中,一名婦女及其丈夫因長期飲食習慣相同,皆相繼罹患大腸癌第二期。 ▲ 營養師透露,一名婦女因經常吃高油食物而罹患大腸癌(示意圖
曾認為是美容小敵人的頑強黑斑,近日於林小姐身上揭示了更深層的健康警訊。60歲的林小姐,平日注重保養並積極對抗肌膚老化,一有黑斑就使用雷射進行修護。然而在去年,她發現一處黑斑即使經過雷射治療後仍頑強存在。後來在求醫過程中,該黑斑竟被醫師宣佈確診為皮膚癌。 ▲ 60歲的林小姐就醫竟發現罹患皮膚癌(示意圖,非當事人/ENews新聞網) 萬芳醫院皮膚科醫師沈孟暵說明,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承受著日曬等外在
於今年首度於台南市仁德區於6月12日爆發的本土性登革熱病例,短短幾天內就已經累積至8例,而且病患全部在臺南市。為了防止2023年登革熱疫情擴大,疾病管制署莊人祥署長於今日(6月16日)親自南下臺南市,視察並強化防治工作,希望能夠迅速控制住疫情擴散的趨勢! ▲ 台南出現8例登革熱病患(圖/Shutterstock) 根據疾管署消息,莊人祥署長實地查看了病例發生地、疾病個案活動地及市場等高風險場所的
隨著炎熱夏季的來臨,外送員翁先生不時受到嚴重的頭痛、頭暈與肩頸痠痛所苦。每次他從炎熱的外面進入冷氣的環境時,這些症狀就會猛烈襲來。原本以為是長期工作壓力與疲勞的結果,翁先生卻在做完一連串的復健按摩後發現情況並未改善。最終,他在就醫後得知,自己實際上是受到了所謂的「冷氣病」的困擾。 ▲ 外送員翁先生受頭痛、頭暈所苦,經醫師檢查發現竟是冷氣病(示意圖,非當事人/ENews新聞網) 萬芳醫院的傳統醫學
「聽說喝豆漿容易得乳癌?」國內知名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日前撰寫文章,對於常見的「喝豆漿易得乳癌」迷思進行破解,並強調豆漿的四大優點:豐富蛋白質、適量好脂肪、低卡低碳水與預防癌症效果。蔡明劼醫師認為,無論在增肌或減脂期間,豆漿都是絕佳的飲品選擇。 ▲ 國內知名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分享喝豆漿的四大好處(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蔡明劼醫師分析,豆漿至少具有以下四大項優點
新北市「幼兒園餵藥案」持續延燒,台北醫院在衛福部指示下於6月8日成立專案,並免費提供就醫、檢驗、電話諮詢等,而院方今(16)日稍也宣佈,即日將擴大提供全新北市幼兒園幼童,免費檢驗巴比妥Barbiturate、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之定性檢驗,若最終出現「陽性」結果,後續將委外做定量檢驗,費用則由衛福部專款支付。 ▲新北市「幼兒園餵藥案」持續延燒,衛福部台北醫院於第一時間協助檢驗。(
你還在以為只有「吃太鹹」才會鈉過量嗎?事實上,「喝飲料」恐成為另一個地雷!泌尿科醫師示警,超商有很多飲料就如同「鈉含量刺客」般,即使喝起來不鹹,但鈉含量卻不容忽視,其中包括:運動飲料、果菜汁、可可等也全都上榜,若攝取超標將引發水腫、增加腎臟負擔,嚴重甚至會誘發尿路結石,應多加留意! ▲醫師提醒,喝飲料恐成為「鈉過量」的另一個地雷!(示意圖/資料庫) 「飲料喝起來甜蜜蜜,卻有可能讓我們的泌尿系統G
近日《中國好聲音2》中國歌手張恆遠才因黑色素瘤不幸喪命,享年37歲。令不少人開始關注皮膚健康問題,事實上身為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無論在頭皮、臉部、手腳或口腔,都有可能發生皮膚癌。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皮膚癌在台灣人癌症死亡率十大排行榜中,雖只佔第十位,但它的發生率增長速度驚人,位居五大癌症之中的第二,僅次於乳癌。這凸顯了皮膚癌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 皮膚作爲人體最大器官,
親密行為有時必須注意適度,否則可能會影響健康。近日,一名40多歲女子與人夫偷情後,因為劇烈的性行為造成下體大量出血,情急之下,人夫立刻帶她去急診。醫生驚呼:「如果再深一點,腸子都會掉出來!」此案例已引起眾多網友關注 ▲ 婦產科醫師於節目上分享醫療過的性行為意外案例(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T) 根據婦產科醫師張宇琪在東森綜合台節目《醫師好辣》透露,這名女子在網路上與一名已婚男士相識,相互吸引後約會在
「有了解健康飲食的人都知道,飲食中應該包含魚肉,這是因爲它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對抗發炎與心血管健康有巨大的幫助。然而,近期一項美國的研究顯示,魚類飲食過量會增加罹患皮膚癌風險。 ▲(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健康網站WebMD的報導,研究人員追蹤了超過49萬名老年人,結果發現在這群人中,魚類攝入量最高20%的人,15年內患上皮膚癌的風險比其他人高出四分之一。即使有這樣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新北市板橋區爆出「幼兒園餵藥案」後,汐止區今(15)日也驚傳一間連鎖幼幼班涉嫌餵食幼童安眠藥,不過新北市長侯友宜卻說明,該名孩子兩次尿檢結果分別為:20ng/mL、29ng/mL,皆低於200ng/mL,故判定皆為「陰性」。對此,毒理專家招名威生氣痛批:「別甩鍋了,陰性不代表沒事!」他認為,小小身體不僅要去承受這麼高濃度的麻醉藥,且還可能是與巴比妥合併一起使用,「是有多痛恨這
食品藥物管理署今(15日)公告,由於質量不符規定,克胺寧錠25毫克和消化保胃散兩種藥品被訂為回收對象。前者遭發現混入異質藥品,而後者則因部分主成分含量不足而被回收。 ▲克胺寧錠藥品外觀。(圖/食藥署提供) 克胺寧錠25毫克英文藥品名為ARAX TABLETS 25MG (HYDROXYZINE HYDROCHLORIDE),主成分為鹽酸亥多西任 ,是一種廣泛用於處理焦慮症、嘔吐以及過敏等問題的藥
在關注老年公民的健康議題上,花蓮縣政府的創新性舉措再次為人們帶來驚喜。根據花蓮縣政府近日的公告,自即日起,花蓮縣將啟動第三年的帶狀皰疹疫苗接種計畫,目標對象包括設籍在本縣的50歲以上中低收戶、低收戶以及65歲以上的慢性病長者(原住民年齡標準為55歲以上)。帶狀皰疹疫苗的免費施打行動,可使得經濟弱勢且免疫力較低的長者得以免受帶狀皰疹的困擾。 ▲ 帶狀疱疹,又稱皮蛇。(示意圖/Shutterstoc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然而不只是新冠、流感、腸病毒等,社區中其實正流行著「5大病毒」,不容輕忽!對此,兒科急診醫師分享看診小故事,他在同一天竟遇到3名孩童出現「小腿痠痛」症狀、甚至是不想走路,嚇得家長們趕緊帶來掛號,結果最後被診斷出罹患「病毒感染併發急性肌炎」,並形成「橫紋肌溶解症」。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社區中正有「5大病毒」流行著!(示意圖/Shutterstock) 「這段時間,上兒科急診班的
一名29歲台南男子遭遇嚴重車禍全身多處骨折,加上氣胸造成腦部缺氧,送到醫院時已失去心跳。經搶救及腦部減壓手術治療後恢復生命,但長期昏迷未醒。家人無法放棄,為他尋求治療,結合高壓氧、復健和中醫等多種方法;同時轉入安南醫院接受經顱磁刺激治療,昏迷近1年後,男子終於逐漸蘇醒,可以張開雙眼微笑,家人喜極而泣。 ▲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進步與經顱磁刺激治療所使用的專業設備。(圖/台南安南醫院) 台南市立安南
隨著人口老化,失智症日益成為公共衛生議題。但你是否知道,有些看似失智的情況,可能其實是隱藏在背後的常壓性水腦症?彰化醫院近日就處理了一例如此的案件,經過手術治療後,讓原本失智般的病患狀況大幅改善,甚至恢復到正常生活。 ▲ 家屬以為周女士患失智症,就醫檢查竟是「常壓性水腦」(圖/彰化醫院提供,下同) 周女士,64歲,近期出現一些似乎與失智症狀類似的行為,出門忘記鎖、買菜迷路,甚至還叫不出親友的名字
炎炎夏日來臨,儘管是出遊的好時光,但也是蚊子大爆發的季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近日傳出一起令人揪心的案例,一位男童只是被蚊子叮咬,結果竟發展成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起初,男童的媽媽汪太太在發現兒子腳踝起泡後,以為前往診所看診塗抹點藥膏就能解決問題,卻沒想到病情日益嚴重。經過兩天的藥物治療,男童的病情不僅沒有改善,甚至越來越嚴重,左腳踝也出現了小水泡與紅腫。這時,汪太太急忙將男童送至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
運動雖有益健康但仍需謹慎注意環境中潛在的危險!於今日(14日)下午四時,新北市板橋國民運動中心發生一起嚴重運動意外。一名男子在與朋友打桌球時不慎跌倒並撞上旁邊的柱子,導致鼻血狂流,且生命跡象消失。經由救護人員緊急處理,男子心跳恢復,送往亞東醫院進行急救。 ▲ 新北市板橋國民運動中心發生運動傷害意外(圖/消防局提供) 經調查得知,這名39年次林姓男子住在新北板橋,他平常以打桌球作為健身方式,並且在
國內近期新冠疫情升溫,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監測,市內第22週共確診261例、較前一週225例增加2.35%,且因應暑假將至,屆時外出旅遊活動、人潮聚集等機會增多,故市府宣佈自6月15日起~6月30日止,將免費發送放「2~12歲幼童」每人2劑快篩試劑,提醒市民朋友記得領取! ▲國內近期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示意圖/Shutterstock) 衛生局長陳潤秋說明,為守護幼學健康,新北市自6月15日起~6月
全台新冠肺炎、流感、腸病毒等「3大病毒」正進入高原期,其中上週每日平均新增245例COVID-19本土個案、35例死亡,主流病毒株已由XBB攻陷(佔72%),至於流感則新增35例重症、5例死亡,各種呼吸道傳染疾病仍不容輕忽。疾病管制署對此評估,疫情接下來恐要過了端午節才會翻轉向下,直到最快9月將再進口一批莫德納XBB疫苗,以因應秋冬流行季到來。 ▲全台新冠肺炎、流感、腸病毒等「3大病毒」正進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