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一種古老的中醫療法,利用各種邊緣光滑且質地堅硬的器具,如牛角板、瓷質湯匙、碟、銅錢等,在沾有乳液等潤滑劑的情況下,自上而下、由內向外對特定穴位經絡或部位進行反覆刮拭。
▲「刮痧」可以有效地改善氣血壅塞。(示意圖/shutterstock)
中醫理論中,經絡被視為是身體內的能量通道,其四通八達地連接著我們的五臟六腑並直達皮膚關節。透過對經絡的刺激,刮痧療法主要能夠調理氣血並排出體內的廢物
分類 : 健康 | 2023-06-14
在夏季酷熱的天氣下,人們往往感到身體無力,疲勞不堪,這可能與中暑的症狀相去不遠。然而,根據Mirror的報導,有一種致命性的癌症,其症狀與中暑相當相似,容易被忽視,那就是胰腺癌。
▲胰腺癌常與中暑搞混,死亡率高居癌症排名第5位。(示意圖/shutterstock)
胰腺癌與中暑兩者的典型症狀包括出汗過多、意識模糊,因此這兩者常常被誤解。尤其在炎熱的天氣下,美國癌症協會提醒大眾,人們可能會漏掉胰腺
分類 : 健康 | 2023-06-14
台灣國民健康署最近發布的報告中指出,腦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五,驚人的數據顯示,平均每42分鐘就有一人因此喪生。而在這些腦血管疾病中,大多數為腦中風。儘管這種疾病的發生率正在逐年下降,但仍然值得我們認真對待。健康署長吳昭軍呼籲公眾必須全面理解腦中風的危險因子,並採取適當的預防策略,以降低風險。
▲ 平均42分鐘就有1人因腦血管疾病喪命(示意圖/Shutterstock)
腦中風發生的原因
分類 : 健康 | 2023-06-14
生活中突遇「急性腦中風」,只要及早就醫仍能恢復良好?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柯麗櫻醫師分享,曾收治一名66歲婦女,幫忙大樓管理員代班時中風昏倒,經緊急送醫搶救,院方診斷是「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並立即施行「顱內動脈取栓手術」。術後1小時意識恢復後,該婦女在3天內就從加護病房轉至一般病房,也能下床走路。
▲婦撿東西突腦中風倒下,緊急送醫動手術。(示意圖/shutterstock)
柯麗櫻醫師指出,該婦女
分類 : 健康 | 2023-06-13
每日健康 / 專題報導
當你喝茶、喝咖啡,或是情緒有所起伏、疲倦的時候,會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嗎?要小心了,這就是所謂的心悸,而心悸就很有可能是心律不整,嚴重恐致中風或死亡。要如何確定自己是否心律不整?今天每日健康邀請到了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洪惠風醫師來教大家如何自己在家自行判斷!
▲若有心悸情形可以自主判斷是否心律不整。(示意圖/shutterstock)
心律不整嚴重恐
分類 : 健康 | 2023-06-13
作者:廖芬芬 藥師、歐盈如 藥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服用藥物來改善健康狀況。然而,你是否知道,我們服用的飲料可能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物的效果?從喝茶到喝咖啡,這些看似無害的習慣可能正在影響你的藥物吸收。今天,我們要來談談這個重要的議題,飲料與藥物之交互作用:如何正確服藥以提高效果?
▲吃藥配咖啡真的沒事嗎?藥師解答。(示意圖/shutterstock)
藥物服用小知識
在我們開
分類 : 健康 | 2023-06-13
疾病管制署今(13)日公佈,國內新增1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花蓮縣吉安鄉一名50多歲男性,自5月27日起出現身體不適、發燒、頭痛等症狀後,6月1日因持續發燒、頭痛而就醫治療,直到6月3日住院,6月5日開始出現意識改變,經醫院通報及採檢後確診,目前持續住院治療中。經查發現,個案住家附近有水稻田及溝渠等高風險場所且蚊蟲多,衛生單位目前已進行相關防治工作,並加強對當地民眾之衛教宣導。
▲疾管署今(13
分類 : 健康 | 2023-06-13
新冠大反撲!疾病管制署今(13)日公佈,上週每日平均新增245例COVID-19本土個案、與前一週差不多,至於死亡人數則平均日增35例、較前一週上升,而本土主流病毒株目前已由XBB攻陷(佔72%),且上週又持續驗出14例大角星「XBB.1.16」,故第4波疫情仍處於高峰、不容輕忽。
▲疾管署今(13)日公佈,上週日均新增245例COVID-19本土個案、35例死亡。(示意圖/Shuttersto
分類 : 健康 | 2023-06-13
一項最新研究揭示,肥胖可能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影響大腦對飽足感的識別以及在攝取脂肪和糖的過程中產生滿足感。該研究結果解釋了為何有些人在減肥成功後仍然容易反彈。
▲ 一項研究指出:肥胖恐會傷害大腦(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外媒《CNN》報導,此次研究由哈佛醫學院藥物主任阿珀薇安(Caroline Apovian)博士發表。阿珀薇安博士指出,肥胖者的大腦可能無法完全恢復傳遞「吃飽
分類 : 健康 | 2023-06-13
台灣疾病管制署於今日公布,一名40多歲的女性成為2023年台灣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該病例居住於台南市仁德區,於6月4日因發燒、頭暈和腹痛症狀就醫,然後返回家中。6月7日及10日,病患因症狀持續再度就醫,經醫院通報及檢驗後,確診感染第一型登革熱。目前,病患已出院並在家休養,其密切接觸者目前未出現疑似症狀。
▲ 台灣出現今年首例登革熱案例(圖/Shutterstock)
由於病患在發病前14天內沒有
分類 : 健康 | 2023-06-13
美國聖路易斯郊區近日發生一起令人震驚的事件,一名男子在食用了來自當地海鮮攤位的生蠔後不幸身亡。據衛生官員週五公布,死因為海洋弧菌(又稱創傷弧菌)細菌感染,這種細菌不會改變蠔的外觀、氣味或味道。
▲ 一名男子食用生蠔不慎感染海洋弧菌,經就醫治療仍不幸死亡(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外媒《CBS NEWS》報導,該事件引起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聖路易斯縣公共衛生部門在新聞稿中表示
分類 : 健康 | 2023-06-12
端午節即將來臨,不少人已經開始享用粽子感受佳節氣氛,但其實並不是每人都可以這樣「享受」的!腸胃科醫師曾分享一個案例,一名宅配員因每天吃6~7個粽子,結果引起嚴重腹脹、頻繁打嗝和胃酸倒流等問題,最終需要靠用藥和飲食調整才得以改善。腸胃科醫生強調,吃粽子要量得宜,而且最好趁熱吃,其中最大忌是千萬不可配冷飲吃,否則恐壞了休假的好心情。
▲(示意圖/shutterstock)
端午節還未到來,已經有很多
分類 : 健康 | 2023-06-12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對全球產生了深遠影響。根據最新統計,新冠肺炎已從110年台灣的第十九大死因,躍升至111年的第三大死因。近日多處急診傳出染疫人數上升,國內人心惶惶,對於疫情是否會再捲土重來感到擔憂。針對此現象,疾管署今(12)日就今年防治措施以及後續策略,提出了四大重點回應:
▲ 據統計,新冠肺炎成台灣111年度國人第三大死因(圖/Shutterstock)
策略調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
分類 : 健康 | 2023-06-12
每日健康/清福養老院
端午節快到了,粽子成了各家各戶的必備美食。不過,這些用糯米、豬肉、豆子等食材緊緊包裹在一起的粽子,儘管美味,卻常常讓我們吃了之後感到腸胃有些許不適。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豐富的餡料、緊實的糯米,一口接一口,享受過後,肚子卻給了我們小小的反撲。別擔心,現在就讓我們來教你端午吃粽子的時候,怎麼做才能讓你的腸胃感到舒服,並且能夠更好的消化這些美食,讓端午節不再因為腸胃不適影響休假
分類 : 健康 | 2023-06-12
星期一是每週假期的第一個工作天,因此又人們稱之為「藍色星期一」(Blue Monday),意指人類在星期一總會感到特別憂鬱,心情亦比較低落,如今更有研究發現,星期一是最容易誘發心肌梗塞的一天。一篇發表於英國心血管學會(British Cardiovascular Society)的最新研究顯示,一週7天當中,星期一是嚴重心臟病發作機率最高的日子,科學家研判,這是因為過完放鬆的週末後再次回到職場工作
分類 : 健康 | 2023-06-12
炎炎夏日,滿街上幾乎人手一杯冰涼飲料,而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消費者食用飲冰品的衛生安全及品質,今(12)日也公佈了第二波衛生檢驗抽查結果共計81件(26件冰品、10件食用冰塊、34件飲料、11件配料),沒想到當中竟有7件飲冰品不符合規定,包括:清原、肉多多、頂呱呱、覺旅咖啡等知名品牌,不合格率8.6%,目前均已開罰3萬元。
▲北市衛生局第二波抽查結果出爐,其中共有7件飲冰品不符合規定。(圖
分類 : 健康 | 2023-06-12
新冠疫情大爆發,除了許多3年來沒確診過的幸運兒紛紛淪陷外,這一波有不少染疫者更是吃上「全餐」、不適症狀加劇。對此,身為「醫界天選之人」的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則表示,近期因感冒症狀前往就診的患者暴增、數目大概達過去8倍之多,因此他也提供預防COVID-19感染的「8大關鍵要領」,尤其大家千萬別在用手指按了電梯後、又接著滑手機,否則恐增加病毒擴散機率。
▲許秉毅醫師指出,近期因感冒症狀前
分類 : 健康 | 2023-06-12
根據衛福部今(12)日公布,台灣111年十大癌症死因,111年與110年比較,十大癌症死因順位皆不變,肺癌及肝癌已連續43年排名前2名。肺癌仍然蟬聯第一名,奪走了10053條寶貴的人命。然而,肺癌的早期徵兆可能被忽視,若出現顯著症狀時常常已經晚期,而早期篩檢卻可能大幅降低死亡率。
▲ 肺癌一年奪走上萬條人命(圖/Shutterstock)
肺癌是一種狡猾的疾病,早期可能無明顯症狀,許多患者在發現
分類 : 健康 | 2023-06-12
根據統計處最新公布的111年國人死因統計,該年度國人死亡人數為20萬8,438人,較110年增加2萬4,266人,增幅為13.2%,主要受COVID-19疫情與人口老化影響。
▲ 111年國人死因統計出爐(圖/衛生福利部官網)
依死亡率排序,111年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以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其後為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
分類 : 健康 | 2023-06-12
台東一名83歲黃姓老翁長期用山泉水洗臉,未料右邊鼻孔突然離奇噴血長達一週,於是前往醫院就診,才發現鼻腔內藏著一條詭異的蟲,最終醫師透過內視鏡,以長柄鼻竇手術器械成功取出一條6公分的水蛭,讓老翁難以置信。
▲八旬老翁用山泉水洗臉,遭6公分水蛭寄生在鼻腔。(示意圖/123RF)
屏東榮總耳鼻喉科醫師張耿銘表示,老翁平時有用山泉水洗臉的習慣,可能誤將水蛭幼體吸入,導致水蛭寄生在鼻腔內部吸血且逐漸長大,
分類 : 健康 | 2023-06-09